台灣焢肉飯是一道經典的台灣家常菜,大塊大塊地啖啖吃肉的滿足感, 帶您古早味之幸福。
焢肉飯的來源
台灣焢肉飯源自早期農村生活,以豬肉和醬油為主要食材,是一道深受歡迎的傳統美食。農民以簡單的烹飪方式,將豬肉慢燉入味,搭配白飯成為餐桌上的家常菜。現今已成為訪台遊客必嚐的在地美食。

焢肉飯和滷肉飯 味道相似 但口感不同


台灣焢肉飯和滷肉飯的味道相似, 同樣是表現出肥豬的肉香和油香, 滷汁混合白飯, 啖啖好滋味。兩者不同之處, 焢肉飯有啖啖大塊吃肉的痛快感, 我個人更為喜歡。
「爌」字的迷思?
焢肉飯在台灣彰化到處可見, 食街上到處是「爌肉飯」招牌,不過「爌」字在這裡有誤,正字應是「焢」。


焢肉飯的造型主要有二款

而調味一般是將五花肉切大塊,用醬油、酒及滷味包,加入冰糖、蒜頭、蔥等香料,煮滾後放入肉塊,再以小火滷煮至熟透。

滷煮之前,有人會增加炸或煎的工序,以求肉質的彈性。


自家製焢肉飯食譜(4人份量)
品嚐台灣地道美食,教你一步步製作香氣四溢的焢肉飯。
食材(1): 連皮豬五花腩肉 500g

食材(2)
- 冷水2公升
- 薑蔥料酒或米酒 30ml (2湯匙)
- 薑片(2片)
- 2條葱(切段)

食材(3) : 冰糖40g

食材(4):
- 中國葱 2條(切段)
- 片及蒜粒各40g
- 小辣椒 1條
- 豬骨高湯2公升/水2公升

調味(5)
- 萬用滷包1包
- 醬油100ml
- 米酒/料酒 125ml (1/2 cup)
- 紹興酒 125ml (1/2 cup)
- 白胡椒粉1/2茶匙

食材(6): 白飯4碗
做法
Step 1:煮豬肉



- 將食材(1)五花腩洗乾淨
- 所有食材(2)放入鍋中煮滾;再加入食材(1)五花腩煮滾, 撈除白色浮沫;
- 轉小火煮25分鐘, 豬肉取出沖水冷卻;
Step 2: 煎五花腩至兩面焦黃



- 將五花腩切成2厘米厚片 (500克大概可以切成四片)
- 用易潔煎pan, 加少許油, 放入已切好五花腩片, 先至兩面少許焦黃, 上碟備用
Step 3: 煮焦糖起色



- 煎pan加入食材(3)冰糖中小火煮溶,
- 然後加1/2碗冷水變成金黃糖漿;
- 加入五花腩片, 撈勻上色
Step 4:炆煮五花腩



- 另開新鍋, 加入食材(4)蔥段、薑片、已拍扁蒜粒, 辣椒爆香;
- 加入五花腩及冰糖漿, 所有調味料 (5), 大火煮滾;
- 轉小火, 燉煮1.5小時, 直至五花腩收汁軟身
Step 5: 預備上菜




- 盛一碗熱騰騰的白飯;
- 放上焢肉, 在淋上肉汁即可, 一道香噴噴嘅焢肉飯就完成了
Tips:
- 豬肉多選用五花, 或後腿肉,關鍵是要滷不可太爛,亦不可太乾柴,不能死鹹,也不能太甜
- 至於米,最好用珍珠米, 嚴格控制水分,才能煮出剔透而彈牙的飯粒。
- 常見的配菜有蘿蔔乾、筍絲、醃黃瓜、梅干菜、炒高麗菜等等。